我市举办《本溪话剧口述史》作品思潮分享会
9月7日,由市文化旅游和广电局主办,市图书馆承办的“那时花开——阅读·审美·生活”的第一场活动“悠悠岁月,舞台几度春秋”文化专题活动在市图书馆举行,我市知名作家、文艺批评家、天女木兰奖获得者杨雪松女士,原市话剧团知名艺术家、领导及话剧爱好者近百人参加专题活动。
杨雪松老师首先介绍了《本溪话剧口述史》创作初衷,解答了《话剧口述史》主要“复原”的历史是什么?为什么采取口述史方式、这部舞台艺术卷给后人留下的思考以及创作这本书最难忘的记忆等。市话剧艺术届老艺术家、本溪文化形象大使米学敏、最早从事话剧演出艺术的阴磊老师、艺术家陈时今、老话剧演员刘可等参加活动并接受访谈。
市话剧团原任团长王晓滨、丁晓强与杨雪松分别就耿汉在本溪话剧界历史地位、戏大如天的文化信念,本溪话剧的历史发展、本溪为什么能产生这么多优秀话剧,本溪话剧口述史也是一座城市心灵史等群众关心的问题做精彩解答。
最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溪满族剪纸传承人刘桂芝老师,与大家分享如何运用民俗体裁,民间传统的吉祥符号及图案,将传统与现代艺术相融合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