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bxswhlvhgbdsj-2023-00021 | 发布机构: | 本溪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
信息名称: | 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关于推动本溪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第2147号)答复 | 主题分类: | 2023年 |
发布日期: | 2023-05-10 | 成文日期: | 2023-05-10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
关键词: |
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关于推动本溪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第2147号)答复
任家连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本溪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实施“四大战略”,建设“五个本溪”目标,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抓手,通过全面实施《本溪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不断丰富旅游主题,壮大文旅市场规模,广泛开展宣传推介,本溪旅游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
一、高度重视,确定本溪文旅产业发展定位
结合本溪的生态优势和文旅资源禀赋,以及良好的文旅产业发展基础,本溪市委、市政府将“文旅产业”作为本溪的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接续性产业和“产业强市”战略的支撑产业之一,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明确了以“多样化、生态化、品质化、产业化、全域化”为导向,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为目标,通过整合山、水、林、泉、洞、康养、工业、红色等资源,加快推进产品转型升级,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充分彰显城市品牌,确定了努力将本溪打造成为集山水休闲、康养度假、红色研学、工业遗产博览、民俗文化体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全国生态康养休闲型全域旅游示范市的发展目标。
二、规划引领,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市委托专业机构制定了《本溪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0-2030年)》,并按照规划的路径和项目全面组织实施,打造发展引擎,补齐短板弱项,创建优质品牌,创新体制机制,谋实策、出实招、求实效,实现本溪市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规划的支持下,先后成功创建了1个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桓仁县,2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本溪县、南芬区。为全面落实《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2年,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了《本溪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本溪市全域旅游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通过实施8个方面,31个大项,97个小项工作任务。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全域旅游发展工作调度机制、部门协同机制功能,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推动《本溪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实施方案》落实,及时解决难点、堵点问题。
三、全面扶持,有力培育壮大文旅市场主体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文旅重点项目建设,建成了花溪沐枫雪温泉小镇、小市一庄、本溪大峡谷等一批有吸引力、影响力的特色旅游项目,五女山创建5A级景区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多业态、多品类的旅游产品体系逐步建立。全市共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本溪水洞风景名胜区;省级旅游度假区3个——汤沟花溪沐、桓仁回龙湖、小市满族村寨度假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乡镇3个、重点村7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乡镇1个、重点村17个;国家和省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各1个。拥有国家A级景区51家,其中5A级1家、4A级12家。星级酒店14家,旅行社37家。
下一步,将加快推进A级景区提质升级,增加高品质旅游景区数量,丰富旅游产品供给体系。全面做好五女山晋升5A级景区迎检工作,确保顺利通过国检。进一步推动汤沟花溪沐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花溪沐枫雪温泉小镇创建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积极创建国家级文旅产业品牌,支持本溪县、桓仁县创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争创小市一庄国家级文旅夜间消费集聚区。组织一批符合条件的镇(乡)、村创建国家、省级乡村旅游重点镇(乡)、村。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
持续推进景区游客中心建设,全市31个3A级以上景区全部配备游客服务中心;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全市建成旅游厕所230余个。本溪县、桓仁县、南芬区先后建成了旅游大数据中心,实现了域内景区流量监测、游客数据分析等功能;依托辽事通APP打造的市级智慧旅游服务平台,正在加快建设中。开通“青云山旅游专线”和“本溪大峡谷夏日旅游专线”等跨区旅游专线,不断提高旅游交通覆盖范围。
我市率先在全省颁布实施了《本溪市旅游促进条例》,建立了文化旅游与公安、消防、交通、安监、市监等相关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实行常态化联合执法检查,每年开展联合检查10余次。不断强化节假日旅游安全、旅游交通、高风险旅游项目监督管理,建立安全台账,督促整改落实。下一步,将持续加强旅游接待中心、旅游厕所、游客导引系统、智慧旅游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服务业提档升级,加大对宾馆、酒店、交通驿站、民宿等扶持力度,提升服务质量和品位,打造高品质的“吃、住、行、游、购、娱”服务模式。
五、深度推动,不断拓展旅游产业链
近年来,在做好“枫叶”“水洞”两个传统旅游品牌的同时,通过整合山、水、林、泉、洞、康养、红色、体育、工业等资源,深入实施“旅游+”和“+旅游”战略,我市重点打造了“康养”“乡村”“红色”“冰雪”“工业”“交通”“文化”等七大特色旅游品牌和项目。建成了花溪沐温泉酒店、枫香谷度假酒店等一批康养度假旅游项目;培育了小市一庄、江南水镇等一批精品乡村旅游民宿;做强了“重走抗联路”红色旅游品牌;创建了花溪沐省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全面完成了本溪湖工业遗产群文物保护项目;完善了“中华枫叶之路”“小草线”等自驾、骑行旅游线路服务设施;支持“辽砚”“剪纸”“版画”等非遗产品成为驰名省内外的特色旅游商品,全市特色旅游产品体系不断完善。下一步,大力开发特色旅游项目,坚持产业思维、经营理念,结合本溪实际,推进旅游项目开发建设运营。围绕生态、地质、祖源、工业、红色等五大旅游资源,重点谋划和推进汤沟花溪沐旅游度假区、天著温泉康养小镇、本溪地质公园、庙后山古人类遗址、本溪湖工业旅游、抗联红色研学旅游等项目建设。同时,坚持以游客需求为中心,聚力打造一批立得住、叫得响,体现观光、康养、红色等特色主题的精品旅游线路,通过策划线路发现不足,有针对性的补齐短板,提升旅游服务整体水平。
六、多形式宣传,塑造本溪旅游品牌形象
近年来,参加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中国(深圳)国际旅游博览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等重大展会10余次,重点宣传本溪旅游景区和项目,提高我市旅游的域外影响力和知名度。与央视辽宁站、新华社辽宁站、辽宁电视台等国家和省级媒体建立合作关系,我市旅游多次登陆主流媒体平台。深度参与沈阳都市圈互动宣传联盟,策划、参与10余项营销推广活动;积极打造“小市一庄”“蔡龙麟冰酒”等文旅自媒体账号和“网络大V”,与官方媒体共同构建本地网络宣传矩阵,提升本溪旅游的网络关注度。下一步,深化与国家、省市主流媒体合作,围绕“生态山城·美丽本溪”宣传主题,贯穿“春赏一岭红杜鹃、夏游幽谷避暑川、秋观枫叶红似火、冬嬉冰雪泡温泉”主线,开展四季系列推广营销活动。深化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旅游合作,充分利用营销推广平台,与沈阳都市圈城市共同设计推出旅游精品线路,共同开展四季游营销互动活动。
本溪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23年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