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bxswhlvhgbdsj-2024-00020 | 发布机构: | 本溪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
信息名称: | 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关于打造全国抗联教育品牌的提案》(第3170号)答复 | 主题分类: | 2024年 |
发布日期: | 2024-06-28 | 成文日期: | 2024-06-28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
关键词: |
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关于打造全国抗联教育品牌的提案》(第3170号)答复
姚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全国抗联教育品牌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红色资源的挖掘与保护
一是加快推进本溪市《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立法工作,目前已经完成立法项目申报,正在组织人员积极开展条例起草。二是积极推进《本溪市抗联遗址遗迹保护旅游总体规划》编制,目前已经完成初稿,并在征求各方意见。三是配合省文物局积极推进东北抗日联军革命文物片区总体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并按要求报送我市有关材料。四是积极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目前已经组建了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和实施方案的起草工作,下步将组织开展培训工作,5月正式开展实地调查。
二、培育发展壮大红色教育培训产业
一是充分发挥理论优势,多措并举做好红色(党性)教育课程建设。市委党校将在红色资源发掘利用和阐释上积极作为,依托市委党校师资力量,组织教师在现有理论研究和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对本溪红色资源、抗联故事进行深度挖掘和系统性研究,进一步研究整理革命历史事件、典型革命人物和故事,打磨精品课程、编写教育读本,继续拓展市委党校目前正在打造的微党课教学内容,把真实的历史事件变成鲜活的教材。围绕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东北抗日义勇军纪念馆2个现场教学点,统筹本溪域内红色教育教学点,设计多条现场教学精品线路,配套一系列现场教学微党课,形成抗联课程体系,切实把红色资源转化为党性教育资源。真正用好用活红色资源,让学员胸怀使命“学”、贯通历史“思”、联系实际“践”、立足时代“悟”。二是不断提高承载能力,扩大红色(党性)教育培训规模。市委党校将充分利用“一校两基地”以及本溪县抗联史实教育基地和桓仁县抗战红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的资源,采取不同形式开展联合合作,解决部分党政机关在党校住宿学习培训的需求。同时,通过组织培训、择优选拔等方式,打造一支底蕴深厚、专业过硬的红色讲解员队伍,切实提高现场教学承接能力。进一步深化与省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长期,不断扩大红色培训规模。
三、培育抗联红色教育培训基地
一是继续完善“一校两基地”党性教育培训体系。市委党校将围绕“双十工程”,由市委党校主导主办,与本溪县委党校及“抗联史实教育基地”、桓仁县委党校及“桓仁县抗战红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继续完善创“一校两基地”红色(党性)教育培训机制,深化细化各方合作,以“重走抗联路”为抓手,发挥市委党校统筹协调管理优势和两县教育基地红色教育资源优势,围绕现场教学点和抗联遗址遗迹,坚持理论教学与情景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现场体验教学相结合,把“重走抗联路”党性教育打造成为具有本溪特色、在全省具有影响力的党性教育品牌。二是加强与省内外相关单位的合作,拓展红色(党性)教育培训的内涵和渠道。积极与省内兄弟党校联合,推动培训资源共享,加强与锦州市委党校、丹东市委党校、抚顺雷锋学院、辽沈战役纪念馆、抗美援朝纪念馆等单位的合作,打造全省红色教育精品线路,延伸培训链条,互派培训班次,实现互利共赢。充分发挥本溪市与江苏泰州市的合作平台,加强与泰州市委党校的合作,力争在互派培训班次取得成效。三是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扩大我市红色(党性)教育的影响力。采取有效措施,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加大宣传力度,吸引全国各地的红色(党性)教育培训班此来溪开展培训,推动我市红色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溪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24年3月20日